马林斯基剧院首席合唱指挥康斯坦丁·雷洛夫
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将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参加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0月12日至16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上演含9部作品的马勒交响曲全集,这也是其中国唯一站。
此次在全集中担任童声合唱的孩子来自上海爱乐少儿合唱团和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最大的不过14岁,最小的只有7岁。为保证演出质量,马林斯基剧院首席合唱指挥康斯坦丁·雷洛夫提前一个月抵沪。原本准备从乐谱、歌词开始教起的他,在听到这群小小外援的歌声时,难掩喜色:“孩子们的歌声清亮纯正,显然充分准备,我们超预期完成了排练。”
春天少年合唱团的孩子在排练
在马勒《第三交响曲》中,75名来自“春天”的孩子将与马林斯基剧院合唱团携手,献唱第五乐章“天使”。在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排练厅里,原本预留了一小时排练时间的雷洛夫,排了20分钟便决定提前收工,他惊讶道:“他们的表现让人吃惊,只不过排练了两次,他们就能准确把握节奏与情感,太值得夸赞了。”合唱指挥夏思颖很欣慰:“我们真的是在最热的夏天做了最燃的事。”
“爱乐少儿”的99名小“外援”则承担了更艰巨的任务,他们要在马勒《第八交响曲》中与马林斯基剧院合唱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合作,完成两个乐章中的童声演唱——第一乐章总计18分钟,用拉丁文演唱;第二乐章8分钟,用德文演唱。
“爱乐少儿”的小外援表现出彩
孩子不但要攻克拉丁文和德文的语言关,还要熟悉和掌握马勒乐曲的特性。他们的表现同样让雷洛夫刮目相看:“我原本计划用两天10个小时进行排练,最终5个小时就提前完工。我能从他们的演唱中感知他们的苦功。”
从事合唱指挥二十多年的爱乐少儿合唱团艺术总监叶韵敏深知任务难度,她回想:“确定参演消息时正值暑假,我大概花了两天的时间,先把两段歌词录制成音频上传在微信群,又收集了关于马勒和马勒交响曲的普及资料。”音频用来给孩子先行模仿起来,普及资料方便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
7岁的卞树铭是参与演出最小成员
7岁的卞树铭是此次“爱乐少儿”参与演出的孩子中最小的,刚升二年级的他,别说拉丁文和德文了,就是英文都还停留在自然拼读阶段。所幸卞爸爸虽从事金融行业,却是一名资深乐迷,自幼学习小号还组过乐队:“我们从歌词开始,再过渡到旋律,纠正音高、音准、音调。先让他模仿着读,再跟着唱……”家长带着孩子先在家里“集训”,然后再到排练厅逐一过关。99个团员被分成5个小组,每个将近20人,由两名“小老师”负责。顾尹婷今年升初二,是10名“小老师”之一。拿下这两段唱,她有自己的节奏和部署:“我先从熟悉乐曲开始,然后攻克歌词,仔细辨别努力模仿,做到咬字清晰。再就是旋律,跟着哼,找到韵律、纠正音调和音准,然后再把歌词和声音结合起来。”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后,她把经验分享给小伙伴,小分队唱准确后,再去老师那里过关。
顾尹婷(中)除了练好自己的唱,还要担任“小老师”帮助同学
多年担任童声合唱指挥的雷洛夫对儿童嗓音特点有着深刻理解——老师需要有足够的包容度“多次重复、耐心解释”,直到“听到他们的天籁之音时,一切都值得”。他也留下了“悬念”:“之后,他们要在交响乐团的伴奏下融入大合唱团,还要看捷杰耶夫的指挥,可能会带来全新的挑战。”
炒股杠杆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